下一個新竹獸
比起情緒式的謾罵,或許我們更應該從這次的事件討論及思考:未來,我們該如何面對下一個可能出現的新竹獸?
上週的「新竹獸爭議事件」似乎已經平息,策展人也在臉書上致歉,聲明彼此已取得共識,並彌補了對創作者的尊重及賠償。但真正造成傷害並難以復原的,卻是「大眾對設計的觀感及信任」;而這些問題,更不會因為謾罵就有所改善。
因此,我們希望能邀請大眾一起換個角度討論及思考,未來該如何預防及面對這些可能再次發生的問題。
為什麼要避免「情緒式」的評論?
事件爆發的幾天內,當事人郭奕臣的臉書貼文就有了將近4000次的分享,而被點名的策展方衍序團隊劉真蓉,也馬上在臉書提出解釋,並於隔日聲明致歉。但大眾似乎不太接受,認為只是在迴避及模糊問題的焦點,因此貼文底下也出現了更多「針對人而非事件」的攻擊言論。
當我們留言或分享貼文寫下評論時,其他社群平台上的用戶,都會成為你的閱聽人,也會從你傳遞的「情緒及資訊」來解讀這些事情。當他們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你的情緒及感受,自然就會容易忽略了事件本身,也會失去自己提出見解及判斷的能力;當大眾的情緒散去,或著出現了其他更引人注目的新聞時,失焦的問題將會更難以被解決。
或許下次,當我們在社群網路上評論問題時,可以停下來思考一下,自己是在單純的抒發情緒,還是在傳遞正確的資訊給更多閱聽人呢?即便這些事情讓你感到生氣,我們是否也要留給其他閱聽人中立觀看事情的權利呢?
設計師該如何預防及處理這樣的事情?
另外,這次事件值得一提的是,設計師本人在貼文提出了完整的提案紀錄,並且相當清晰的陳述事實及觀點,才讓整件事情得以更快速的發酵。
許多設計專案的進行,都會有前期的概念提案流程,而創意本身卻是非常抽象並難以界定的,有時候連合約或法律都難以真正的保護到著作人。因此,我們在提案的過程中,更需要確實的留存訊息、信件、電子稿提案、現場簡報會議等等的紀錄,讓自己的權益在需要時,能獲得最基本的保護。
如果,當初郭奕臣設計師選擇的是默默忍受、不做任何抗議,那麼問題將會被再次被埋沒,未來不知道又有多少設計師要遭到相同待遇。而這次的事件也讓我們學到,當問題發生時,更應該善用社群網路的影響力,清楚的陳述事實,並提出具有說服力的資料佐證。除了爭取到應得的補償,也能讓更多人能了解事件的全貌。
問題不被討論,才是真正的問題
一間公司一定要與政府有相當的默契,才有辦法5年內限制性招標就累計超過1.5億。即便這不等於公司的盈收,但確實是握有著政府大量的「資源分配權力」;也就是說,他們可以決定誰能從中得到利潤、誰能被更多人看見、誰能有更多的資源產出更好的作品。
或許這也是為什麼,即便發生了這麼大的爭議事件,我們卻看不太到其他參與或合作過的設計團隊,以及那些平常對設計議題很熱絡、也很有話語權的設計師,發揮他們的公眾影響力,公開討論這些問題。而這種對問題避而不談、默不吭聲的現象,才是真正需要擔心的問題。
如果我們只剩下「什麼風格很酷炫、什麼東西很漂漂」這種設計的話題,那應該會非常可惜。而這次「2020台灣設計展」的觀光成效非常好是事實,但執行的過程有瑕疵也無法否認。做得好的地方給予肯定、做不好的地方也能給予批評,兩者並存才是讓整個設計產業進步的方法。